編者按: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校各級黨組織和師生黨員“疫”無反顧沖鋒在一線,風雨無阻防控疫情,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旗飄揚。一個個堅毅的身影、一句句真摯的話語都給這些風雨交加的日子帶來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通過校園網、官微開辟先鋒堡壘專欄,今天推出第十篇:全天候在線,輔導員與你在一起。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疫情再襲。自學校實行封閉管理以來,我校全體學工人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教育廳、校黨委和行政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始終堅守在校園疫情防控一線,從疫情通報到核酸檢測,從信息排查到健康上報,從思想引領到心理疏導,從晨光熹微到燈火闌珊,他們步履不停,沖鋒在前,用愛心、責任與擔當,溫暖著每一位南工學子。
只要你需要,我隨時都在
在接到學校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通知后,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修祥每天固定的一件事,就是到宿舍看望同學們,看看同學們的學習進度、提醒大家做核酸的時間、開導心理焦慮的同學、關注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拔液茉敢夂蛯W生分享一些自己上大學時候的故事。學生們也跟我分享封閉管理后情緒上的變化,我們一起討論、面對和解決。無論怎樣,輔導員們始終和大家在一起,我們是他們堅強的后盾?!睆埿尴檎f。
張修祥經常提醒同學們要提高防范意識,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核酸檢測點,他指導學生志愿者維持現場秩序,及時解決同學們的問題,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就算一直到凌晨他也堅持陪著學生做完核酸檢測,時刻兌現“只要你需要,我隨時都在”的承諾。
百變輔導員,“疫”心陪伴
在工商管理學院,肖斯敏是這樣一名輔導員,她是教師,也是“姐姐”,是大學生的貼心朋友,也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人生導師。為了確保學生安全,她舍小家顧大家。她總說,“作為高校輔導員,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奮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但是我可以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地守護好每一名學生的平安健康。有學生的地方,就是我的‘一線’”。疫情初起,在學生想要外出離校時,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堅信“校園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核酸檢測中,她“一對一”聯絡校內校外在昌學生、“點對點”實時報告現場檢測動態,確?!耙粋€不漏、有序高效”;宿舍里,她“心連心”教育引導學生,確保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線”。身為輔導員,這個春天,她和學生一起見證!
甘做戰“疫”大數據的“守護者”
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數據統計是疫情防控、流調溯源等工作的依據。經濟貿易學院學工辦副主任臧秀娟面對疫情和復雜細致的數據統計日報工作,以“再繃緊、再精準、再嚴格、再充分”的工作態度嚴格要求自己,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高效快捷地統計相關數據。手機不離身,電腦不離手、表格不離眼,這成為了她工作的常態。她一方面建立專用QQ群、微信群,向全院學生傳達學校疫情防控通知,及時準確匯總全院1700多名學生每日“支付寶健康打卡”數據,細致篩選出打卡地點有異動的學生,建立完備的學生信息臺賬和日報制度,完成學生返昌、返校等信息數據的報送。另一方面積極構建“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黨員-志愿者-學生”的五級網格化核酸檢測數據統計工作機制,面對多輪核酸檢測數據統計難的問題,她建立清晰的信息流轉流程,采取專人收集、專人統計、專人上報,確保了數據報送的及時、準確,為戰勝疫情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
勇當防疫陣地前沿“急先鋒”
“何老師,學生核酸檢測工作方案已經完成,請您再檢查下”“何老師,我聽您的教導,去14棟健康監測”“何老師,疫情期間,卡里沒錢了,請您幫個忙,能否幫我套個現充個飯卡”……每一句何老師的背后,都是同學們對一名輔導員的信任。疫情防控期間,機械工程學院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同學有難別慌張,有事請找何老師?!边@個何老師,就是機械工程學院學生心中無所不能的“主心骨”——輔導員何欽。
疫情發生以來,何欽將辦公室當成了宿舍。四輪全員核酸檢測,他既是指揮員又是志愿者,從組織召集志愿者,到修改方案,從現場維持秩序,到后期統計學生數據每一個環節,都有他的全程參與。為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教育引導,他變身“大哥哥”,利用休息時間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地下到宿舍與學生交流談心,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為了及時關心學院在14棟健康監測的學生,他專門組建QQ群,第一時間了解學生需求,并為學生送去水果等慰問品。晚上,他堅守責任田,按時傳達疫情防控信息和政策,耐心解答每一位來咨詢學生的問題,做到有問必答,有忙必幫。
學生可以給我們無限蓄電
付博,是電氣工程學院的一名輔導員。疫情防控期間,住在校內的他扛起了全院1023名同學日常教育管理的重任。宿舍管理、摸排統計、防控宣傳、統計排查、上報數據、心理輔導、門崗值班等等。他是防控戰線上無數“螺絲釘”中的一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因為疫情的影響,他已經四個星期沒回老家了,父親也在異地參與當地的核酸檢測組織工作,兩父子的微信溝通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你那里第幾輪了?戴好口罩,注意防護”。舍小家為大家,他的付出,師生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付博,“看到同學們的一張張笑臉,所有的疲倦全部消失,學生身上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可以給我們輔導員無限蓄電!”
疫情帶給人們焦慮、恐慌,但這一切,都被井井有條的防控措施一一化解。面對困難,南工輔導員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全力以赴同疫情斗爭。他們將“24小時開機”變成了“24小時待命”,時刻在線守護著莘莘學子,守衛他們的平安健康,守望他們的成長成才,守候他們的理想前程。(各單位供稿 責任編輯 周冠佳 潘旭)